摘要:面对由疫情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在深厚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中探索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资源是应然之义。儒学在千百年的存亡接续过程中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脉络,危机意识是扎根其中的重要理路,理性应对危机是儒学文脉传承的法宝。“武文兼资,仁义并行”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是把治疫与治心、治世相结合,协同施策,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而作为一种思想选择,儒学智慧中关于幽与明,变化与知几,忧患与谦敬,通达与和谐等一系列概念范畴的阐释,可以成为理解当下生活世界的源头活水,给人们以更深刻的启示。公共卫生危机不仅是个医学问题,也关涉到社会治理应变、政治秩序构建等问题。传统儒家的“生活政治”范式,将日常生活纳入社会政治领域予以思考,强调“存之所慎:齐、战、疾”,防患于未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维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危机来临之时,所要审思的不只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处理方式,也应认真检视传统儒学文化现象及其行为方式。这是儒学,也是儒者应有的责任担当。即使用传统智慧化解危机存在着种种局限,在灾害过去之后可能出现三个“依然如故”(传统思想、自然灾难、精明人类)。但是,如果人们能够身体力行,树立抑制灾害的自觉意识,发展经济以保障人的生计,提升科技水平以减低污染程度,建立机制以规范人的行为,做到天、地、人各尽其性、各担其职、各守其分,那么,我们依然能与生机盎然的宇宙共享其胜!
关键词:儒学传统;治疫·治世·治心;忧患与应变;儒家“生活政治”传统;公共卫生危机;反省
本文题录:钱明,何善蒙,朱承,陆永胜,李承贵.2020.儒学传统与全球性危机的应对(笔谈).[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5-16.
钱明,何善蒙,朱承,陆永胜,李承贵,2020: 儒学传统与全球性危机的应对(笔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16页。
李承贵,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儒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忠南大学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已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10余项。
非常感谢江南大学领导支持举办这场活动,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在全球范围仍然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形下,尤为难得!很是钦佩!江南大学的朋友安排这个会议的发言顺序也很有智慧,似乎是心有灵犀,前面四位谈的都是如何利用传统智慧化解人类遭受的各种灾难,我要谈的则是“对以传统智慧救治人类灾难”这种现象的反省,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闸发。
一是“三个依然如故”。
众所周知,每次灾难的发生,人类都心急如焚,也非常恐惧,四处寻找药方,一方面是寻找治疗疾病的药方;另一方面就是迫切在古人的智慧中寻找良药,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最受欢迎,也最辛苦。出了什么事,我们都要把中国传统思想抬出来,可是每次抬出来之后,比如“天人合一”观念,除了吵吵闹闹,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似乎于事无补,没有任何实际的效果,从而存在着我所说的“三种依然如故”现象:
第一个是“传统思想”依然如故。就是说,每次传统思想或传统智慧被抬出来的时候,非常震撼,似乎灾害遇到了天敌,会立马销声匿迹,可事实是,我们把传统思想(比如“天人合一”)炒上几次之后,但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似乎没有英雄般表现,未能表现出它的价值或效用,没有满足期待,而是逐渐归于沉寂。
第二个是“自然灾难”依然如故。查阅人类就发现,人类遭受的灾难自古至今从未间断,比如公元前430年爆发的雅典鼠疫,有近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再如公元164年爆发的古罗马“安东尼瘟疫”,死亡人数高达五百万。而就我们中国言,据相关文献记载,从西汉到清末,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这个事实说明,人们没有觉悟“天人合一”智慧时期就有灾难发生,而人们觉悟了“天人合一”智慧以后,仍然有灾难发生,因此我们的结论只能是:有些灾难是必然的,是与人类相伴面行的,只要人类存在,就有可能出现各种灾害危及到人的身体、影响人类生活。总之,不管人类对“天人合一”是否有所觉悟,“白然灾难”依然如故。
第三个是“精明人类”依然如故。虽然说人是万物之灵,但也可以说人性中有恶的因素会产生恶的结果,一些自私的、精于算计的、胆小怕死的人面对灾难时,都会踊跃跳出来批评这个,漫骂那个,并且大张旗鼓地寻找所谓古代智慧,但是,当有些人发泄完之后,他们想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于是,破坏生态的行为依然层出不穷,比如毁树的、造假的、污染的等,这些人可能刚才还说要牢记教训,转身就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因此我说,“精明人类”依然如故。
三个依然如故看似有些悲观,但我们应该正视这个事实。因此,这“一个依然如故”说明,我们必须走出一味希望“传统智慧”解决生态问题的迷思,我们必须对习惯了的应对灾难的方式进行调整。怎样调整?其实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觉得大家在某些方面身体力行,或许就是很大的成功了。这样就有了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我刚才说的,由于许多灾难与人类相伴而行,因此人类只能尽最大力量减缓人类遭受灾难的速度,减轻人类遭受灾难的程度。而要做到这点,或许可尝试如下“四种身体力行”。
一是树立抑制灾难的自觉意识。人的认知水平、自身素质不同,就像我们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人们在是非、常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就生态自觉意识方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建立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还是非常重要,也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念。这种自觉意识当然可从传统资源中去寻找,比如,儒家白不必说,道家、墨家、阴阳家、佛教等都有,我们可以从这些学说考中发掘、整理,提炼出处理天人关系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可以编成教科书,尽可能编的通俗易通而又能让人们、特别青年学生觉得与他们的生命息息关联,而且,我们要年复一年地讲,日复一日地讲,时时刻刻讲,讲多了,进脑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让生态自觉意识的种子在人们心里种下,进而具体化为行为规范,习以为常。这样的话,也许就可以帮助改变我刚才讲的“依然如故”现象。
二是发展经济以保障人的生计,研究表明,发展经济有时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同,可能带来不同结果,单一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危害曾经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而反过来我们发现,有些破坏生态的行为,我们还必须求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有些地方之所以破坏生态,就是因为生存、生活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比如,住在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的百姓,因为山里无农田不能种庄稼,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来源只能靠卖山中的树木才得以维持,用卖掉一棵树换来的钱可以养活全家人一个月,所以要月月砍,如果心贪一点的人,必然会砍伐更多的树。这样长期下去,不要多长时间,山上的树木很快会被砍光,本来郁郁葱葱的山很快就成为光溜溜的秃头,后果就是植被遭到破坏,泥沙俱下。洪灾来袭。从这个例子看,发展经济解决当地人生计问题才是解决生态问题根木,具体而言,一是迁徒,即将处于这种困难情境中的百姓迁徙出来,安置好,让他们自食其力,衣食无忧;二是安排工作,能否为处于这种困难情境中的百姓提供工作,使他们改变依靠砍树维持生活的状态。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强调要精准扶贫,这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问题。刚才我讲树立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但如果人家温饱都没有解决好,保护生态的白觉意识怎么树立起来呢?
三是提升科学以减低污染程度,为什么说解决生态灾难还是靠发展科学?刚才我说到,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有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却需要科学来解决。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这里从三个方面说:第一,工业排污需要科学。我们知道,所有工厂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污染,必须排污,尤其是化工企业,污染特别严重,中国的北方雾霸很严重,就与化工厂排污有很大关系。但是,由于每家工厂背后都有许多家庭,这些家庭靠工厂生活,所以我们不能用采取关闭工厂的野蛮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面还需要依赖科学,通过科学技术将排污问题进行解决,尽最大可能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制造节约资源的设备或仪器。随着人们节约能源意识的提高,我们已经制造出许多节能设备,比如节能灯之类。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在节能这个发面努力,将节能设备、仪器推广到所有领域,比如,我们是否能制造出定量用水仪器,我们的洗澡用水能否做到确定洗一次的用水量?吃饭也是如此,我觉得韩国、日本的吃饭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科学技术的提升,相信有助于节省能源,从而对保护生态提供帮助。第三,能否发明随时监测到破坏生态行为的仪器?环顾当下,破坏生态的行为还是相当普遍的,虽然轻重不一,但的确很普遍。那么,我们能否设计出“损害生态行为监测器”?这是我的个人设想。比如农药的投放、树木的砍伐、水源的污染等,我们能否发明出科学仪器对这些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测?这次北京新发地新冠感染的追踪查找,就使用了微信、支付宝所储存的数据,很快将到过新发地的人悉数找到,然后进行检测,可见,监测器的确非常有帮助。因此,如何应用高科技手段减低污染程度,科学是大有作为的,从而我们的科学家也是大有作为的。
四是建立机制以规范人的行为。我们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态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而在这个关系中,人是主导者。人如没有自觉,再宣讲也没有用,所以在上面几条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并配有惩罚措施。比如,乱砍乱伐行为、工业排污行为、污染青山绿水行为、浪费行为等,建立相应的规则,明确惩罚措施,让人意识到破坏生态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样或许会有些效果。无疑,我这里讲的“四种身体力行”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缺了谁好像都不妥,也是相得益彰的,因为每一项作用的发挥对其他项都有帮助,因此,如果我们能四管齐下,或许能够有所收获,也就不需要像我在这里如此悲观地说什么“三个依然如故”。
以上我主要是以“人们希望‘天人合一’解决生态问题”为例,表达我个人对于“传统智慧在解决人类遭遇灾难时真实表现”之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人们、特别是职能部门参考的建议。而我发言的核心精神是:希望人类在应对所遭遇的各种灾难时,不能一味地满足于诸如“人的价值至高无上”等抽象的理论叙说,更重要的是,应将我们经过认真思考,精心阐述的诸种理论付诸行动,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开始。因而最后用荀子的话结束我的发言:“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我想,如果天、地、人能做到各尽其性,各担其职,各守其分,那么,我们依然能与生机盎然的宇宙共享其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