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晚6:30,“东林学术沙龙博士生论坛”第一期在哲学系354室举行。作为主讲人,南京大学哲学系2015级博士生姚城以“‘纯粹经验’与真人——从冯友兰对庄子的彻底经验主义诠释谈起”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
首先,主讲人介绍这一研究主题缘起于阅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冯先生在《三松堂全集》第二卷中对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的理解十分精准、地道,并且冯先生以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来诠释庄子的真人境界,某种程度上为中西哲学相互诠释与理解提供了一种尝试。
接着,主讲人对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进行了释义。他以科学主义者和佛教徒为例,说明了不同的认知系统会对同一个被呈现的体验作不同的归类,而詹姆斯认为此种认知归类,乃至认知动用的整套概念框架、语言规则都是被设定的结果,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设定性,并将体验如其所是地报告,此即“彻底经验主义”。詹姆斯正是在反思“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一一对应”这一设定的合法性的驱动下,从实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转向了心脑对应关系的哲学研究,并创立了无需任何设定和保证的“意识流”概念(stream of consciousness)和“意识缘说”(the doctrine of fringe)。为避免“意识”被误解为传统的对象化的世界本源学说,詹姆斯将“意识流”进行二次“彻底经验主义”的操作,从而诞生了“纯粹经验”的概念,冯友兰正是借此概念来诠释庄子的真人境界。
进而,主讲人指出冯友兰对庄子真人境界的诠释,主要依据“纯粹经验”的三个特征。(一)“无规定性”特征,即不能被概念系统规定为对象化的经验物,使冯友兰可以将其与道家的“无”联系起来;(二)“生成性”特征,即不是作为静态的“存在者之最终存在”,而是不断且动态地涌流和创生,这正与“道”的“化”、“行”的特性相合;(三)“超越性”(transcendental)特征,与康德的“超验的”(transzendent)不同,詹姆斯的“超越性”指的是不脱离于经验领域的“使之可能”,这既契合了“道”的“使一切成者成之”的特性,也能帮助我们从“玄之又玄的道不脱离于日常经验”的角度来理解庄子的真人观。
具体言之,如冯友兰在研究庄子思想时指出“所谓‘心斋’‘坐忘’,皆主除去思虑知识,使心虚而‘同于大通’,在此情形中所有之经验,即纯粹经验也”,这表明,庄子的“心斋”和“坐忘”在破除成见的意义上运用了类似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主讲人指出冯友兰所谓的“成见”和詹姆斯彻底经验主义的“设定”有内在的关联性,可以说庄子的“心斋”、“坐忘”正是通过破除成见(设定)的修行来抵达真人境界。然而,在肯定詹姆斯哲学和庄子哲学具有内在联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别,即前者是西方的思辨传统,后者是中国的传统,“纯粹经验”不能保证在思辨领域以外的实际生活中破除成见,但“心斋”、“坐忘”却是通过实修工夫来以道观世、依道行事,以期在现实中达到维特根斯坦所谓的“永恒宁静”状态。
互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们就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与休谟的经验主义、20世纪的逻辑经验主义的区别;詹姆斯的“纯粹经验”能否超越个体性和唯我论;“彻底经验主义”为何能避免导向怀疑主义;“道”和“纯粹经验”在回返意义上的可通约处;中国哲学中是否有比西方哲学更简洁的概念来理解詹姆斯哲学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讨论积极深入,气氛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