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晚,“东林学术沙龙博士论坛”第二期于哲学系354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哲学系2018级博士生钟纯做了题为“论心学的贵族性:从王阳明的角度看”的学术报告。
首先,钟纯对“贵族性”概念进行了阐释。他指出,“贵族性”与平民性相对,是基于等级区分的精英式特性,儒学的“贵族性”则是儒学思想主要专注于精英阶层。儒学的“贵族性”特征始于以“礼-仁”为核心的先秦儒家思想。
其次,钟纯从“明德”与“诚”两个角度来介绍阳明心学。对于“明德”,阳明认为“明德、亲民,一也。古之人明明德以亲其民,亲民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明明德,体也;亲民,用也”,即明德与亲民是统一的整体,并非两事,而是一事,体用如一,也并非朱子所认为的明德是本,亲民是末。事实上,阳明对“明德”的论述正是致良知、万物一体以及诚意工夫的理论来源。同时,对于“诚”,阳明认为《中庸》所谓“无物不诚”,只是个诚意工夫。物之体之所以存在,是主体对它的实践工夫,这个工夫就落实到诚意上,因此诚意即为体诚。阳明认为,体诚是有别于普通大众以诚为性,而是圣人以诚为性,具有明德至善的本能。在这个意义上,体诚就是阳明对明德实践之诚意工夫开发出来,强调主体价值、境界、精神的贵族性,即阳明心学思想圣人之性的内在超越。而体诚又呈现明诚、思诚、立诚、觉诚(明觉)的特质。
最后,钟纯讨论了阳明心学的“贵族性”特征。儒学的贵族性始于先秦,但这种贵族性主要是一种等级式的贵族性。而儒学发展至明代,儒学的等级性相较于先秦较为弱化,出现平民化的倾向。王阳明则将儒家等级式的贵族性转换为心学式的贵族性。也就是说,阳明将“明德”视为其理论的来源,不仅以良知作为明德之本心,万物一体作为明德之本体,还以诚意之工夫践行明德。其贵族性在心学思想上表现为以体诚为中心的价值、精神、境界及其内在超越,以及在政治思想上则体现为具有严格等级区分的圣贤之治。
在互动讨论环节,钟纯就“德性论与贵族性的关系”“明德与良知的关心”“圣人与贵族性的关系”“如何在现代社会讨论‘贵族性’这个话题”“如何看待儒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等问题做了回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撰稿:郝祥莉
编辑:盛丽萍
审校:代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