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文科振兴工作,进一步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2022年3月13日上午,贵州大学2022年第7期(总第776期)文科讲坛在人文楼308会议室开讲。讲座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承办。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主讲,题目为《五大认知范式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及其效应》。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连顺教授主持讲座,我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承贵教授开篇便指出,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学术状态就是“以西释中”,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解释中国传统哲学。这种状态引出了四个问题:1、如何归纳、描述、界定这种解释实践?2、这种解释实践具体展开的情形怎样?3、如何分析、评价这种解释实践?4、从中可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李承贵教授由此导入,分四个部分展开讲座内容。
首先,李承贵教授介绍了五种认知范式的形成。李承贵教授指出,“认知范式”是指以某种学说或思想体系为坐标,解释主体(学术共同体)通过形成概念、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综合判断等思维形式,较长时间的对中国传统哲学文本(范畴、命题和观念)所进行的认知、解释和评价实践。李承贵教授依照此定义将20世纪中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实践概括为 “五大认知范武”。它包括: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并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案例举证。
接着,李承贵教授对五大认知范式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李承贵教授指出,唯物认知范式应用的主要案例有中国哲学“四大块”框架、《老子》“道”的性质等;科学认知范式应用的主要案例有严复释“良知良能”、胡适释“格物”等;人文认知范式应用的主要案例有胡适释“理”、贺麟释“求放心”等;逻辑认知范式应用的主要案例有张岱年释“体”等;而自我认知范式应用的主要案例则有钱穆释“格物”等。
然后,李承贵教授对四大认知范式应用的效应进行了解析。李承贵教授认为,四大认知范式的积极效应表现在对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哲学概念和命题、哲学系统和方法、哲学特点和价值)的开掘和整理,促使中国传统哲学形式品质的提升(输入哲学术语、丰富哲学表达方式、引入哲学思维方式)和提升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的品质上。而误解了中国传统哲学意涵、肢解了中国传统哲学义理以及消解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则为四大认知范式的消极效应。
最后,李承贵教授对五大认知范式应用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总结。并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讲座结束后,李承贵教授与老师们在一楼大厅合影留念。
|